短视频让未成年人为之着迷的“诀


短视频让未成年人为之着迷的“诀

近年来,随着视频平台的兴起和智能互联网设备在学生中的普及,未成年沉迷短视频的现象日益突出。 此前,多家媒体报道称,中小学生看短视频上瘾,让家长头疼不已。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与保护》调查报告显示,65.6%的受访未成年人观看过短视频。 《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与网络安全报告》显示,20%的青少年表示“几乎一直”看短视频短视频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越来越深,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看到中小学生花在短视频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有人深感担心这种习惯会对未成年人的自控力、注意力和认知水平产生负面影响。 为此,不少人呼吁短视频平台和监管部门采取更多行动,引导未成年人优化视听习惯,科学健康上网,减少短视频沉迷。

针对这一问题短视频,各大短视频平台推出了青春模式等多种防沉迷措施,但在实践中,借助长辈或技术手段,孩子绕过监管并不困难。 同时,有关部门也在不断加强监管,清理整顿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低俗违法短视频内容。 不过,即便短视频的内容比较“干净”,但家长们仍然不希望看到未成年人长时间、大量观看短视频,以致于看视频上瘾。

要解决这些看似棘手的问题,我们不仅要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认识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的原因,还要辩证地看待互联网趋势对下一代的影响,采取更多实际行动。 ,为未成年人的精神生活创造更加丰富多样的选择。

为什么未成年人容易沉迷于短视频? 原因绝非“短视频好看”那么简单。 有研究指出,沉浸式平台迎合了青少年个性化的兴趣和品味,“科技多巴胺”刺激青少年追求持续的愉悦,补偿性满足满足了青少年的娱乐、信息和社交需求。 ”。作为一种媒体形式,短视频的这些特点并不存在“原罪”,不一定会让人上瘾。但是,如果未成年人很难找到其他可以与之抗衡的精神生活方式方面,很容易在短视频中越陷越深。

此外,父母的行为习惯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也很大。 正如有网友吐槽的那样,如果连家长都无法抗拒短视频的“魔力”,又怎能指望孩子“出淤泥而不染”,自觉抵制短视频的诱惑呢? 父母的言传身教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 其实,这不仅仅是树立榜样的问题。 如果父母能节省更多玩手机、看短视频的时间,陪孩子读书、看电影、聊天,多组织郊游、展览等亲子活动,未成年人就会满足他们的娱乐、信息、社交需求。人们自然可以得到更充分的满足,从而减少沉迷于网络的可能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责任全部推给家长。 现实中,确实有很多家长工作繁忙,在孩子的教育上似乎“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学校、政府相关部门到社会团体、互联网企业短视频,在互联网高度融入未成年人生活的今天,所有对教育负责、热爱教育的各方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信息渠道和友谊。 交友、休闲娱乐、释放压力的优质选择。 同时,短视频平台也应该更加关注未成年人的权益,在相关部门的合理监管下运营。

另外,值得强调的是,短视频不是洪水猛兽,当代未成年人对短视频的偏爱未必没有用。 虽然此前很多研究表明,长时间观看短视频可能会让人缺乏耐心,难以消化长文章、长视频等大块信息,但碎片化的视听习惯也可能更适合于信息传递网络时代。 影响很难预测。 面对短视频带来的负面影响,教育工作者可以积极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对信息理解能力的培养。 同时,他们还必须牢记“阻塞不如稀疏”的原则,避免矫枉过正。

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短视频无非是用来打发时间的“电子芥末”。 不过,在短视频的包围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未成年人,或许更适应这种短视频这种信息密度高但体量小的交流方式,被认为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也就是说,“电子芥末”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电子主食”。 媒体技术的发展很可能会带来代际认知习惯的改变。 对此,我们既要对下一代采取负责任的态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短视频,又要对未成年人的新习惯新喜好保持平和、开放的心态。

杨新宇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