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业大军”成职业“刚需”(图


拍短视频、家教、兼职翻译、开网约车……疫情之下,斜杠青年备受追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规划或开始副业。 然而,有人通过合理规划尝到了甜头,也有人因一时冲动,把副业变成了“恶”业。

当今社会,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让工作不再局限于一个地方,资源的灵活配置带来了更多的价值实现途径。 年轻人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增加收入,满足兴趣,或者拓展技能,以能力改善生活,这是值得肯定的。

就社会而言,时代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能适应多方位的工作。 青年不拘泥于舒适圈,加入“副业军”,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生机和活力。 早在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就印发了《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微观经济和鼓励“副业创新”。

当前的问题是,“副业”被夸大为“刚需”职业。 一方面副业,这增加了社交焦虑,诱发部分年轻人不顾个人情况盲目跟风。 野蛮生长。 近年来,各种插画、配音、剪辑等技能的“速成班”层出不穷。 这些机构鱼龙混杂,有的打着“低门槛”、“高回报”的旗号招摇撞骗。 有的学生不仅学不到东西,还面临困难。 存在收费高、退费难、课程不靠谱等一系列问题。

副业流的不只是奶和蜜,还有失败和辛酸。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 在现代社会,知识和技术更新比较快。 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已经不容易了。 毕竟,能够让自己的副业大放异彩的人,毕竟是少数。 一项调查显示,半数从事副业的职场人士收入低于主业的20%,只有约6%的受访者表示副业收入高于主业。

“副业大军”成职业“刚需”(图

副业的“副业”,是指其从属地位。 相比之下,主营业务提供“稳定”和“保障”,需要更多的成本。 个人认为,即使有空余时间做副业,也要合理规划,分清主次,结合自身优势、现状和理想,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切不可迷失方向的基础知识。 其实除了副业,还有很多值得做的事情,比如给学习充电,提升职场软实力等等。 所以不宜跟风开副业,没有副业也不用着急。

“副业大军”成职业“刚需”(图

还要看到,副业培训火爆的背后,是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也提醒相关部门做好常态化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引导新职业新技能培训良性竞争和规范发展,让消费者有更多元、更放心的选择。 同时,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明确劳动者从事兼职的社保缴费、工资等政策制度,保障兼职工人的劳动权益。

副业的“美”因人而异。 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值得敬佩; 积极发展副业副业,给生活更多新的可能,也是值得尊重的。 只要不浪费时间,总有一天你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宇)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 原创评论和理论文章可以发到cepl#(#改成@)。 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文通知。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共2条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