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工具,一项大众视野之


“软件开发工具,一项大众视野之

软件开发工具,一种脱离公众视野的‘根技术’。”

作者| 徐晓飞

编辑| 周磊

“软件开发工具,一项大众视野之

2019年5月16日,美国正式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 未经美国商务部许可,所有美国公司不得向华为供货。

禁令发布后不久,华为研发各团队开始集中审查和梳理,确定了华为当时在软件开发工具组件和单品中使用的涉美技术。

很快,研发团队发现,在这批涉及美国技术的产品和工具中,有的已经被美国直接断供,有的已经停产检修,还有的随时可能出现在下一次停产名单中. 如何尽快更换被制裁的工具,开展自研,实现自主创新成为当务之急。

“不仅要保证业务不间断,边开飞机边换轮子,还要让整个软件开发系统运行在华为云上,从底层芯片实现全栈自主可控。到上层应用程序。” 一位当时与会的专家向雷锋网回忆道。 而这一切都得与时间赛跑,2021年初才能完成验收。

更换将在短短一年半内完成。 可能吗? 为什么这群人敢下这样的军令?

上述专家告诉雷锋网,这种决心和信心来自于华为十多年来在软件自研领域的持续投入。 早在2011年,华为就开始逐步对外购软件进行自研和替换,从表层的接口操作流程到下层的数据流。 到2019年,已经做了很多积累和准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敢于做出快速更换的承诺。

有预谋就是有预谋,不预判就是浪费。 其实,华为很早就将软件开发工具视为“根技术”。 作为连续20年位居中国软件企业100强榜首的企业,华为近10年的研发费用高达8450亿,其中很大一部分投入到软件研发上。 此次“重金投入”的背后,离不开华为对中国软件发展的长期行业洞察,以及未雨绸缪、先行先试的自研尝试。

01

空中楼阁:

中国软件业的隐痛

软件开发工具是根技术吗? 据华为云PaaS服务产品部总监徐峰介绍,此前华为内部就这个问题有过一段时间的争论。

所谓“根科技”,是指能够衍生并支撑一个或多个科技集群,并持续为整棵科技树提供养分的科技。 比如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编程语言等都是业界知名的根技术。 与这些技术相比,软件开发工具的“根”属性显得不那么直观和紧迫。

但实际上,如果从软件生态的角度来看,你会发现即使开发了一个操作系统,如果没有其上百花齐放的各种应用、开发工具和开发者社区,操作系统的建设最终不会真正成功。

有鉴于此,华为很早就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要在软件领域实现全面跨越式发展,不受制于人,软件开发工具的根必须深入人心,牢牢扎实。

尤其是516封禁事件,让华为对此有了切身体会。

“516之后,大家深刻体会到了‘卡’在软件开发工具上的感觉。” 很多华为人还记得这一点。

软件开发工具之于软件,就像光刻机之于芯片一样,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生产工具。 如果这个基础软件被制裁,就像软件的根被限制和控制一样,整个软件行业的生存基础也会受到冲击。

有了这种认识,回头看看国内软件开发工具的现状,就会发现形势堪忧。

目前,软件开发工具在国内外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一方面,全球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如火如荼。

首先是整体市场规模。 据国外行业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软件开发工具市场规模约为51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至约11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5% . .

其次,从份额分布来看,北美市场份额超过50%,其次是欧洲,市场份额超过20%,而中国和其他国家合计不到30%。

仔细看,以美国为例,2020年在全球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包括桌面、数据库、云操作系统、工具软件等)领域,仅美国的业务收入就达到0.81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的4/5。 全球第一的微软,目前在软件开发工具、生态及相关衍生品的营收已经超过了产品线,支撑了微软目前的大部分市值。

但回头看中国,在软件开发这个千帆竞发的赛道上,我国的市场份额还很有限。

不仅在全球,即使在本土市场,我国基础软件的份额也非常小。 据中国软件协会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国产软件国内市场占有率仅为5%,国产操作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仅为4%。 本地化替代方案的空间很大。

虽然国内近几年也在苦苦追赶,2000年到2020年,中国软件市场整体规模实现了135倍的增长,看似百花齐放之势,但实际上核心的却寥寥无几应用和技术基础难以独立掌控。 行业整体发展仍是空中楼阁、无根之木。

特别是在软件开发工具方面,大量软件公司直接从美国采购商业工具,国内软件工具链严重依赖开源技术封装。 一旦受到国外制裁,开源技术平台被取缔,将直接危及国内整个软件产业链。

类似的制裁已经发生。

2019年以来,已有600多家中国企业和机构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 对相关产品和技术的制裁和管控,已成为导致生产停滞、威胁生存和安全的重大隐患。 这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只有将软件开发工具的自主权和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企业的生命线才有保障。

同时,近年来,现代软件开发越来越多地采用云上的开发模式。 在敏感、核心软件中,如果使用开源代码托管平台,如等,开发代码需要转移到美国公司的服务器上,数据的生产、存储、传输、访问等过程,使用和销毁是安全的将变得不可能。 极端情况下,相关敏感数据甚至可能被查看和使用,带来难以想象的未知风险。

形势并不严峻。 因此,近年来,国家也不断将软件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放在首位,使其成为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指出,要全面推进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着力突破关键软件,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提高关键软件水平。软件技术创新和供应能力。 “推动软件产业链升级,着力攻克软件基础”也被列为“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五项重大任务之首。

政策是好的,但国产软件工具要想崛起和突围,还需要跨越一系列的历史鸿沟。

众所周知,欧美的信息技术产业起步早。 经过几十年的超前发展,从底层芯片到操作系统、开发工具,以及各种应用软件服务,整个数字生态系统已经蓬勃发展。 例如,在软件生产工具方面,美国Java、Java等公司和平台已经很强大了。

这些都使中国信息产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处于后发劣势:对外,在竞争激烈的空间里,不得不从老牌外商手中抢肉; 面临招人难、盈利难的困境。

因此,虽然中国软件产业经过多年追赶,基本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结构脉络,但总体上还很薄弱。 如何加快追赶步伐,尽快摆脱瓶颈危机,实现自主可控,成为国内行业各界面临的关键课题。

02

把“根”扎实,

华为决定先吃螃蟹

据华为云多位产品经理介绍,在华为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先后推出了各种软件开发工具,逐渐形成了外包软件软件包定制、自建的“混搭”应用。开发的软件。 情况。

当时,快鱼吃慢鱼的时代,效率是企业的生命线。 “用欧美砖砌中国长城”,尽快发展业务成为当务之急。 但随着业务量的增长,新建立的产线、新增加的业务场景、不断积累的海量数据、招聘的研发人员、大规模的跨部门协作场景不断增加。 原本“混搭”的软件越来越难以跟上华为发展的步伐。

以需求管理为例。

早期,多种工具并存,导致华为内部缺乏统一的需求管理工具。 每个产品线在研发上只能“自打”。 处理单个项目的小内部需求很容易。 一旦遇到大的产品级、解决方案级需求,难免会出现需求传递扭曲、需求管理混乱、协同低效、验收时间参差不齐等问题。

同时,随着涉及的跨部门、跨业务协作的范围越来越广,需求管理不再停留在信息传递上,还需要不断拉动整个项目的过程数据,从而全面控制研发风险。 但是,想要通过各种型号不一、接口参差不齐的工具来攻破基地,并非易事。 涉及的二次开发工作量很大,成本也很高。

此外,云计算时代的到来,迎来了软件创新的颠覆。 云计算不仅增强了软件开发的底层基础设施,提高了计算能力,而且改变了很多软件在云端的形态。 将软件开发从以前单一、低效的模式转变为当今分布式、高效、大规模协同的云开发模式。 对于中国软件产业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弯道超车”机会。

针对这些现有的业务痛点和未来业务发展的考量,从2011年开始,华为开始用自研工具替代软件开发工具。

据华为云产品经理介绍,当时有两种方案:一种是部分替换,即只修改采购软件的桌面工作流,不改变底层数据流; 全部换成华为自研。 两套解决方案根据不同业务上线时间的时机和实际需求,分别应用于不同的业务。

还是以需求管理工具为例。 2014年,华为开始考虑构建公司级需求体系。

需求作为研发链条的第一环节,是产品研发的“引擎”。 一个成功的产品往往需要40%的时间来管理需求,而一个失败的产品,偏离目标的需求管理往往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一份分析报告指出,在研发行业,因需求管理不善导致的项目流产率高达71%。

现实中的无数事故现场也见证了,准确理解和实现需求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产品的最终实现与客户的真实需求往往存在“矛盾”的现象。

因此,如何管理好需求,开发出优质高效的需求管理工具,成为华为软件开发工具自研项目的一大“亮点”。

据华为云产品专家介绍,华为的核心优势之一就是用基于云的系统取代了一堆复杂的工具。 统一的基地便于汇聚、连接、开放,从而能够支撑数千人或数万人的大规模跨部门协作。

“表面上看是一个需求系统,但从数据整合的基础上看,它更像是一个关系平台。” 关系平台就像大海中纵横交错的航线和指南针,让海量过程数据和隐藏在背后的质量风险一目了然,让您在问题发生后不至于迷失方向,无从下手。

同时,这套统一的工具也突破了以往分段需求管理的局限,覆盖全生命周期,让预警和干预方式从以往的“哪里出了问题,哪里解决”的救火转变为目前“一切尽在掌握”全流程服务。

还有许多其他类似的改进。 2019年之前,华为在软件开发自研的道路上上下探索,积累了一系列成熟的经验,稳步前进,直到516禁令的出现。

516事件后,华为发现很多非自研工具获取有问题。 应急响应中,华为迅速调整前期方案一,加快自研换代步伐,同时也开始对自研系统进行效率改革和品牌升级。

在需求管理方面,2019年至2020年的两年间,华为将陆续在全新升级的华为云Req平台上进行包括终端、芯片、云、车载、嵌入式设备在内的需求管理。

Req只是华为云上软件研发工具链中的一个环节。 整个研发产线涉及需求管理、代码托管、代码检查、编译构建、部署、测试、发布等多个环节。 流程和方法,还在迭代中。

2018年以来,华为启动了软件能力提升改革,包括对Req链路端到端需求溯源的优化。

“过去手提时代,不同产线、团队之间的需求协调,主要靠Excel和邮件,追溯链条时,需要人工审核、整理零散的文件,时间——费力费力软件,效率不高。但有了Req平台,这一切都变了。”

以电信运营商项目为例。

由于电信行业事关国计民生,运营商每年在与华为等服务厂商签订大规模合作前,都要对这些厂商的产品研发流程进行专项审核。 这就需要厂商提供可溯源的研发资料。 但由于涉及的数据量巨大,涉及的部门众多,使得在Req自动化系统上线之前的人工时期,这项工作长期被认为是繁重的。

“如果产品涉及到5个团队的协作,那么每个团队通常需要2个人,总共10个人来准备材料;如果审核时间是一两周,那么准备材料大概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 ”

“有了Req平台软件,现在几乎不需要派专人备料,几分钟就可以打开系统,让客户直接查看。” 产品经理告诉雷锋网,基地的自主创新和叠加效率在不断提升。 优化。 目前Req平台支持全程实时查看,可实现双向、可信、智能溯源。

近期,华为将IPD需求管理模板内置到Req系统中,提供IPD系统设备、IPD自主软件、IPD自运营软件和云服务三大模板。 层层分解,确保组织战略落地,进一步提升全环节追溯定制能力。

事实上,经过多年的自研和沉淀,Req现已全面覆盖华为各项业务研发,高效支撑华为13万研发人员的需求协同,每月API调用超过15亿次,累计管理超过5000万次需要。 促进华为内部的高效协作和业务发展。

从 , 到 Req,需求管理工具的演进只是华为在软件开发上不断自我开发和迭代的一个缩影。

过去十年,华为在自研软件开发工具上经历了自动化、云化、可视化、效率变革、流程优化的过程。 在品牌工具中,它为中国企业满足自主可控的需求提供了新的选择。

03

实战锤炼,与行业共同发展

软件工具的自我研发、实施和成长,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需要在实际业务中不断磨练的过程。 谈到参与其中的感受,几位华为专家感慨道,“听上去云里雾里,实则千锤百炼。但也正是经历了这些困难,华为在软件工具开发上积累了信心。” “

其中,让他们印象深刻的一个案例就是Req在华为内部的汽车BU业务应用。

汽车BU业务在需求管理方面的一大特点是卷积流程和协同模块多,复杂度高。

“车事业部刚成立时,这个部门的研发人员很多,是典型的跨部门、大规模协同研发模式。”

据介绍,传统ICT业务的需求模型是“树状”结构,可以逐层分解,相对有序、简单。 然而,车辆的需求模型是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 将有跨网络、无线、芯片、各终端产品线的协同。 如果某个环节出现偏差,就可能导致整个解决方案或产品的死亡。

不仅如此,该车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外部认证。 整个需求管理过程需要外部审计。 尤其是整车业务,需要连接的对象非常多。 要以需求为源头,把设计、仿真、测试、制造等各个环节都打消。 要打通,整个需求溯源流程在审核的时候非常繁琐。

鉴于汽车BU业务的复杂性,为了更好的贴合研发,该项目集结了华为内部的三方团队,包括华为云PaaS平台工具开发团队、汽车BU业务团队、和设备工具团队。 围绕攻关,在原有工具的基础上,完成了车企IPD流程、双向溯源、会签基线等环节的一系列提升。

“需求管理工具的核心特征之一就是可以承载特定的业务,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这需要通过丰富的实践场景来打磨。华为丰富的内部业务产线是天然的试验场,允许自研工具能够在大量复杂场景中反复提炼是天生的优势。” 产品经理补充道。

“很多公司可能难以想象如何进行几千人、几万人的协同开发,但对于华为来说,这种研发已经司空见惯。”

Car BU只是华为众多应用案例中的一个。 据了解,目前华为集团所有产线均已上线这套自研工具。 不仅如此,随着打磨成熟,该系列产品正逐步赋能物流、汽车、油气等外部行业。

以德邦物流为例。 众所周知,物流是一个软硬件结合的重工业,涉及运输、仓储、装卸、配送、信息处理等多个环节。 细化”功能。

在与华为的合作过程中,德邦对全线提出了非常细化的管理要求,比如将管理维度细化到每个环节,每个人的权限。 同时,由于物流协同过程复杂,需要将很多项目组合成一个项目集,以项目集的形式进行管理……”当时,十余名工程师驻扎在上海德邦现场,用了大约半年的时间,帮助客户实现了线上需求管理流程,数据化,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的重要一步。” 有关专家表示。

在这样的外部落地案例中,各行各业客户的需求也在不断催促着华为Req开发更多的新能力来承载多元化的业务场景。 “这是双向进化。”

在很多交流场合,很多与华为有密切关系的企业都提出了类似的问题:“为什么市面上很多需求管理工具还满足一些小场景,但在大规模协作时就不能如愿以偿了?华为的研发规模越大,华为是怎么管理的,我们能不能学着用?”

类似的询价让华为看到了外部市场的需求。 因此,华为将自研自用的工具,连同一系列专业的咨询服务,以云服务的形式对外开放给其他公司。 这也是华为云系列产品推出的背景。

据悉,除了已经开放的需求管理工具Req,华为还将围绕工具链逐步开放其他环节的产品和能力。 明年上半年,华为将发布基于混合云的版本,支持企业私有部署。 下半年将陆续推出更多内置IPD需求管理能力和行业需求模型的研发工具。

04

写在最后

回想2020年9月初秋,任正非在访问北大、清华、中科院等学校时,发表了题为“向上刺天,向下扎根”的讲话。

在扎根方面,他说,中国经济总量这么大,这么大的树,离不开坚实的根。 如果不生根,树就不稳定。 台风来了怎么办? 只开水龙头的短平快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在这一理念下,近年来,华为软件开发工具去美国化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

从硬件(X86->ARM),到操作系统(Linux/->Euler),再到数据库(->),中间件,再到应用软件,面临着上百个组件、上千万行代码的更替测试 为了验证工程量,华为在内部稳步坚定地推进全栈自研的替代。

今天一系列产品的推出,也让华为打响了能力溢出的第一枪,让30多年研发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学到的经验不再只是资产一个公司,而是一个公司的资产。 共享和服务其他企业,成为支撑中国软件基地和数字化转型的有益实践。

“软件开发工具,一项大众视野之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