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2021年财报:基本盘


拼多多2021年财报:基本盘

作者 l 可靠的斧头

翻看拼多多2021年全年财报,你会发现它的基本面有点“恐怖”。

电商平台最看重的数据——平台的年交易量、年收入等,都有着亮眼的增长表现:比如2021年GMV将达到24410亿元,同比增长50%。 46%;全年总收入为939.499亿元,2020年同比增长58%。

拼多多2021年财报:基本盘

(拼多多2021年营收数据,来源于富途牛牛)

很多人认为这是合理的。疫情带来的人们消费收缩和价格敏感性,导致专注价格优势的拼多多商家销量增加。

截至2021年底,拼多多APP月活跃用户7.334亿,年活跃买家8.687亿,2021年订单总量610亿,日均交易量1.67亿。拼多多2021年业务数据整体增长的基础是2020年。从2021年Q1数据可以看出,拼多多2021年Q1年度活跃买家数达到8.238亿,较上年净增长。1.957亿;而一季度营收也增长了239%,称其为“黑客级增长”也不为过。

拼多多2021年财报:基本盘

(拼多多将发布2021年Q1财报数据)

这说明疫情的到来让人们的消费模式回归了真正的消费动力,消费意愿更加理性,而不是一味强调“轻奢”或“过滤”,而是另一种专注于电商消费模式价格优势——直播电商也达到顶峰。

现在回想起来,在过去的疫情一年,也就是2021年Q1,整个电商行业其实已经悄悄走到了一个分水岭。拼多多买家数量达到8.238亿,超越淘宝成为用户数量最多的电商平台。; 电商行业是一个注重规模和效率的领域,尤其是用户端流量的规模是所有在线交易模式和营销方式的基础板块。没有足够的交易流量和订单量,很难保证商家的活跃度和忠诚度。

一位从事拼多多商家运营的朋友对阿星说:“拼多多不靠补贴取胜,逻辑不一样。拼多多以单品sku为主,能给白牌带来10w+的销量。这点景熙和淘特做不到,他们没有这个资源,也不能放弃品牌店的逻辑。”

01

为什么团购的核心逻辑,其他团模追随者没有一窥玄机

分组模式的价值在于,商家愿意为推广付出利润,而购买流量的成本直接体现在给用户的利润上,而商家获得的销量,起码翻倍用户,用户得到利益,形成双赢的局面。

当拼多多上市并成为三大综合电商平台之一时,几乎迅速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标配。一些电商平台甚至单独孵化了群APP,并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它的推广。然而,再经过3年的发展,这些分组模式逐渐下线或逐渐不再是重点。这似乎又回到了老式的“基因理论”。一个团队做某项项目业务并不是真正可持续的,而是跟着模仿或者顺带做的。

抛开先发优势、品牌广告等市场推广因素,我们将从商家和用户的角度进行解读。拼多多平台依然占据集团电商领先地位的原因:

商户方面,其他集团电商业务的后端商户与拼多多不同。他们对分组和刚性需求也有不同程度的依赖。他们愿意拿出什么样的引流产品与平台合作做爆单,平台给商家在销售的同时能否给予相应的用户关注度和复购率需要深入探讨商户操作。

在用户端,拼多多用户面对分组时的心理阶段是不同的。拼多多已经度过了疫情期间的拉客阶段,用户学习到了群组分组模式+信息流。在筛选模式上,拼多多其实重点是在品类扩张和疫情期间引入一些溢价比较高的品牌。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百亿补贴之外,它还在团体验中做着迭代升级。

我自己也经常在拼多多上消费,发现拼多多这两年推出了很多新功能,比如免密码支付(下单后付款),提升了下单体验;比如“拼多多模式”(用户发起拼写订单,可以直接发起免费拼写,让商家发货,无需他人联合);另一个例子是月卡模式(类似于VIP可以获得更多优惠券);还有小圈子模式,类似于购物版的朋友圈等等,这些其实一直在提升团购电商的体验拼多多引流,这意味着拼多多在该领域已经筑起了越来越高的购物体验壁垒集团电子商务。

拼多多2021年财报:基本盘

(拼多多APP导航栏分类推荐根据我购买的产品智能显示)

拼多多2021年财报:基本盘

(在拼多多加入群后可以选择自由拼读,有些绝版书在别处是找不到的,大家可以去拼多多看看。)

02

在电商平台上,真正将助农视为战略业务的人并不多。拼多多把三农电商作为电商增长的天花板业务。

事实上,富农电商已经存在三年了,但很多还是停留在公益和传播层面,或者说没有占据平台品类的重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三大综合电商平台中,拼多多对帮农的执着更深。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户多,农产品多。2021年Q1拼多多已有1600万农户,农副产品2654万个,单品销量超过10万件;

(2)支撑力强。截至2021年10月,拼多多累计培训新农户12.6万余人,支持农产品“零提成”;

(3)投资大。2021年,拼多多将启动“百亿农研工程”,推动更多农业产区和农户接入数字经济。

我在2018年写过一篇文章《电商平台这么多,恐怕只有拼多多可以帮中国农民卖农产品了》,以至于这几年经常有农业县的农民或者商人认为我是拼多多。人们,问我怎么做,这意味着类似的需求实际上一直很强劲。

为什么电商助农值得做?根本原因在于农贸产品销售的痛点过大。除了“低价粮伤农”的情况外,还有一些地区因运输不便、人气不旺、营销和包装力度不够,导致产品滞销;但另一方面,农产品其实只是城市居民生活消费所需要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物美价廉”的当地新鲜绿色食品;迫切需要产品标准化。另一方面,优势在于中国农民本身就是个体企业家。他们有一种简单的品牌荣辱感和质量意识,销售自己种植的产品来赚钱。其余的专门用于对接和服务。

对于拼多多这样的电商行业后来者来说,如果自身有稳定的品类壁垒,是不可能在服装或3C产品等一些工业品领域快速建立起强大的线上销售号召力的;也不可能直接去美团这样的O2O服务电商;剩下的可以选择的领域,其实是数字化最难的领域——农副产品。

疫情前,拼多多一直被外界视为“下沉市场”的代表,而这些用户作为拼多多的基础盘,对可靠价廉的农产品(或日常必需品),其消费频率也比较高。

从“接地气”的角度来看,服务中国广大农民和城市手工业生产者,就是解决大多数人生活中刚需的消费问题。只有从最广泛的人群中探索痛点,我们才能发现新的痛点。市场机会,扩大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的规模。

结语

拼多多是把集团电商和电商助农作为战略业务。在团组模式方面拼多多引流,拼多多在产品体验上做了很多升级,而在疫情期间,拼多多给用户侧带来的价格优势,和商家侧带来的体量优势形成了联动;尤其是在电商助农方面,由于拼多多的深耕,最后一张电商版图实际上已经完成,那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电商产业版,以及与淘宝、京东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在规模上悄然形成巨大的平台效益。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共3条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