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用户的审美:1+1>2,


快手用户的审美:1+1>2,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新眼界,作者丨薛阮,编辑丨桑明强

搜索、电子商务和社交网络曾经是三大 BAT 公司崛起的基础。

在哥德巴赫猜想中,任何大于 2 的整数都可以写成三个素数之和。如果把互联网的这三个核心业务看成三个素数,那么短视频行业显然已经跨越了野蛮成长的时代。玩家面前的单杠是如何整合各种业务模块,实现1+1>2。

短视频成为时间黑洞的初期,南斗音与北快手存在明显差异,也成为网友们的嘲讽,甚至演变成两个派别:玩抖音的人不懂快手的审美用户,快手用户不习惯抖音的玩法。

不过从数据上看,大部分人都“厌恶诚信”,地域划分已经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个问题,因为在用户重叠方面,2018 年 6 月到 2019 年 6 月,快,抖动的重叠用户都有从7270万增加到1.59亿:1年增长118%。到2020年11月,重聚用户数增至2.1亿。

用户重叠增长的背后,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竞争激烈,增量的萎缩使得竞争者都瞄准了互相蚕食对方的存量,最终陷入零和博弈,一个在成长,另一个在成长;另一个是竞争差异化已经成为满足同一用户不同需求的两种产品。但在目前的形式下,抖音更像是后者,或者说是把时间放在了更久以前。从一开始,抖音和快手就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围绕“中心”讲故事

你可能不知道,快手最初的原型是 GIF 快手,2011 年作为工具软件推出应用市场,同年微信诞生。时至今日,两个没有交集的应用因为相似的社交属性而经常被提及。

一开始,快手只是一个制作动画的工具,工具比较突出。成品主要在微博上传播。你看到的很多流行动画,大部分都是快手创作的。当时快手的90万用户中,大部分是制作人,而创始人程以潇在微博上的个人介绍还是“好好玩的东西”。

推出两年后的 2013 年,4G 来了。今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移动互联网进入快车道。这时,快手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做工具的业务,提出向短视频社交平台转型。之后被记录为快手的主旋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成为了苏华加入快手时肩负的使命。

设定新目标后,快手开始将选择权交给用户。平台不再对视频进行标签和分类,也不会对展示页面增加过多干扰。视频封面的瀑布式两栏显示,需要用户主动点击内容,才能看到内容。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私域的雏形,包括后来的老铁文化。

包容、不干涉,构成了快手的底层基因。

根据当时的用户画像,最有创作欲望的是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也就是快手的新腹地。与其他视频软件邀请明星推广游戏不同,快手坚持去中心化,70%的普惠流量分配给中腰创作者,关注、发现、同城三个界面并列。今天,我将在餐厅与您聊天。您的朋友可能会在第二天成为热门页面上的名人。

自2016年推出直播功能以来,直播打赏成为快手的主要商业渠道,老铁666也成为了荧屏热词(快手直播2018年营收约200亿元) ,远超国内其他主流直播平台)。2017年是快手的第一个分水岭:快手APP日活跃用户超过1亿,注册用户超过7亿,每天产生超过1000万的新视频内容。

在成立后的几年里,快手实际上一直处于弱运营和控制之下,经常被称为“最佛系的APP”。与弱操作相对应的是用户和创作者之间的强关系。快手的去中心化分发机制是根据用户的社会关注和兴趣来控制流量分发。已发布内容的粉丝到达率约为30%-40%(这组数据可以说是相当吓人了)。按照这个模式,高价值的私域流量池也慢慢培育起来。

抖音也围绕中心讲故事,2016年底上线,2017年快速成长,2018年终于迎来爆发。短视频。原因很简单。微视、美拍、妙拍等2018年全部丢失。进行内容更正。

在沉浸式产品设计中,用户可以通过在抖音上上下滑动来转换视频。与其他今日头条产品类似,抖音的推送机制是算法中心化,流量分布去中心化。所有新发布的视频都将进入初始流量池。根据交互数据,算法将决定谁去更大的流量池。这种机制的好处是推荐视频匹配度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用户对创作者的关注度。

因为对于抖音来说,公域流量的价值要高于私域流量。

抖音上线初期,就带着酷炫细腻的标签,以特效技术为突破口,以洗脑音乐为矛,猎杀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我用脚踏实地的快手弹了一个糟糕的基调。抖音强调记录美好生活。在早期的抖音:15秒视频中,音乐负责渲染情绪,内容负责激发情绪。这些视频大部分都是可重现的,同样的BGM可以大面积传播。

于是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过去人们想到快手时,往往会说出一串名字;当他们想念抖音时,熟悉的旋律和技术流视频是第一代记忆。

商品时代

从时间上看,快手和抖音都在2018年左右开始了初步布局。

两家公司相继推出小店功能,试水电商。18-19年间,虽然豆快不断引入第三方平台接入小店,但受限于当时用户对直播的接受度较低。为了不影响用户体验,平台上没有明确放置电商入口。立场上,直到2020年的一场疫情彻底改变了这一机制。

于是我们看到,抖音签下罗永浩,首播销量破亿,高调进入直播电商赛道。从组织架构来看,2020年6月,字节跳动开始将电商作为战略业务,正式成立名为“电商”的一级事业部,正式发布“抖音电商”品牌。

另一方面短视频,快手也发生了类似的组织变革。原运营负责人马宏斌将与原商业化负责人严江调换职务;原产品负责人之一许昕将调任用户体验中心负责人;原产品负责人之一汪建伟将关闭产品和直播业务汇报线,成为产品的最高负责人。

长期以来,直播和广告一直是短视频商业化的两大支柱。豆快电商的兴起,在短视频和电商之间增加了两个新的交叉概念:兴趣电商和信任电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在新概念的背后,两者还是有老区别的:公域与私域,强算法强关系。

依托以往积累的公域流量池,根据内容和算法推荐,将相应的产品推送给感兴趣的用户。那就是抖音兴趣电商官方的解释:用内容激活用户消费需求。这里讨论的内容包括短视频和直播,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抖音短视频的推送中,会在头像上显示直播状态。这成为了抖音的一种奇特现象。

如果从“人”的角度来拆解抖音电商,遗传理论可能会更有效。从抖音电商的用户层面来看,网红、网红一直是流量倾斜的对象。在抖音电商生态报告中,女性是主要的购买人群,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引领用户增长。其中,上海、重庆、北京成为2020年最受欢迎的三大购物城市。

快手正好相反。独特的“老铁经济”,让快手更倾向于利用“熟人社交”,最终实现代购经营。主播私域流量的培育,也迫使用户拥有粉丝的双重身份。,长期以来,直播培养了用户习惯,让他们在带货主播中更加值得信赖。

平台对腰部主播的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快手的包容基因。一方面削弱了过去带货家庭的影响力,让更多接地气的草根主播出现;另一方面,对于快手的忠实用户来说,看人买货比按需购物更重要,“信任”的发展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权力,比如为商家提供信任卡,为消费者提升销量,提升监管中的防伪,这些策略本质上也是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维护。

人们总是乐于讨论抖音和快手之间的竞争,但事实是,当互联网进入存量时代,无论是日常数据还是GMV,都可能不再能够衡量两者之间的距离,因为抖音和快手的距离,不一定是谁先来,而是做不同的事情,这需要我们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变化之年

对于抖音和快手来说,逆风而上,已经让他们攫取了旧时代的红利,但下一个风口在哪里,还没有准确的答案。在业务组织层面,近一年来,抖音、快手背后的组织架构不断调整。

去年11月,字节跳动发布内部信,宣布调整组织架构。七,负责抖音的产品、运营和本地生活业务,只有产品在他的指挥下,而现任运营负责人向悠悠。智影报道,当地生活负责人李然等人向韩商友举报,外界猜测是抖音在当地的商业探索不尽如人意造成的。

业务方面,今日头条、西瓜、搜索、百科和国内垂直服务业务已并入抖音。这意味着抖音正式成为字节跳动的核心业务,打破了以往在字节平台上争夺流量的局面。在短视频内容进一步多元化的节奏下,抖音上的内容呈现形式将更加立体。同时短视频,概念模糊化的趋势可能会进一步凸显。

另一方面,快手将内部架构由职能型转变为事业部体系,正式成立主站产运线,整合主站产品部、运营部、用户增长部、游戏生态、搜索和其他业务。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事业部、商业化事业部、国际化事业部、游戏事业部四大事业部也已初具规模。

出海打游戏或将成为快手的新重点,而去年快手电商公共战略中提到的“大产业带”和“大品牌”也将隐藏在直播电商背后的供应链问题中将商业推到了最前面,这不禁让人思考:短视频能否成为互联网与实体行业之间的强有力纽带,还是只是哥德巴赫猜想。

这背后的故事线可能要经过2022年才能逐渐明朗。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